来源:人民网 类型:摘编 分类:新闻 2020-11-13 09:38
核心阅读
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坚实基础。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我们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稳步前进。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目前最好的足彩app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稳步前进。
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而深远
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基础性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和地域必须全面。没有全民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中,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需要尽快补齐脱贫攻坚这块最大短板。
兑现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言必信、行必果,有诺必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我们党一定会兑现自己的庄严承诺。
彰显推动世界减贫事业的责任担当。当今世界,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国际社会,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是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启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18年,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消除农村贫困的决议,把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理念与实践写入文件。中国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地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提供政治保证。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走遍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5年以来连续6年召开7次脱贫攻坚座谈会,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扶贫局面,保证了脱贫攻坚的正确方向,收到了“强化落地、吹糠见米”的实际效果。但必须看到,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将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科学方法论。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和特点规律,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做好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论。这一基本方略的核心内容是,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解决好“四个问题”。通过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做到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彰显实事求是的实践品格、真挚的人民情怀、深刻的辩证思维,推动扶贫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引。
决定性成就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2013年至2019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农村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这些决定性成就,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可低估。我们必须咬定目标、凝心聚力、精准施策,勇于和善于解决各种难题,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坚决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到今年2月底,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稳定住、巩固好“三保障”成果,任务也不轻。必须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持续压实责任,整合帮扶资源,按照既定部署把政策和工作落实到位,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确保啃下硬骨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开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弱项,努力把“三保障”的解决效果稳定住、巩固好。
着力巩固脱贫成果。脱贫户是否有返贫致贫风险,易地搬迁户是否留得住、能致富,关乎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今年2月底各地初步摸底数据显示,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近1000万贫困人口,仍需做好后续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必须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巩固脱贫成果,还需着眼长远,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摸清发展需求,找准发展路子,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严格考核督查。应对各种难题的水平如何、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成效如何,需要通过考核评估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而且要较真、叫板。”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必须严把退出关,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用好督查、巡查、督导等手段,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今年国家将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全面检验各地脱贫攻坚成效,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作者:孙来斌,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1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