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一峰 [阿尔及利亚]姑卡
在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有一个美丽的国家,她就是阿尔及利亚。在那里,有一万多人名叫“西诺瓦”,意思是“中国人”。他们是中国医疗队援助阿尔及利亚最生动的见证。
每个“西诺瓦”都有一位“中国妈妈”,湖北省黄冈市妇产专家徐长珍就是其中之一。走在阿尔及利亚的大街上,经常有妇女拉着孩子跑到她面前说:“妈妈徐,你还记得吗?西诺瓦是你给接生的!都长这么高了。”
从1993年开始,徐长珍4次参加援阿医疗队,和队友们共治疗妇产科门诊病人3.2万多人次,住院病人及产妇6.8万余人次,开展手术1.5万余台次,抢救危重病人780多人次,接生了数以万计的难产胎儿。她用精湛的医术和仁心大爱,成为阿尔及利亚人民心中的“中国妈妈”。
阿尔及尔非洲圣母院
徐长珍出生于一个医学之家,她的父亲、哥哥、嫂子都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耳濡目染之下,她从小就立志要做白求恩那样的医生。1993年,当她所在的黄冈市人民医院接到组建援阿医疗队的任务时,接受过系统法语培训的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抵达阿尔及利亚第一天的情景,徐长珍至今记忆犹新。那天夜里,长途跋涉后的徐长珍本该回驻地休息,但医院来了一位重度胎盘早剥、失血性休克的产妇。病情就是命令!把行李一扔,徐长珍直接进了抢救室。
看到床上脸色煞白、双唇微颤的产妇,徐长珍马上紧急抢救。胎儿被顺利取出后,徐长珍又为产妇剥除胎盘止血。一通忙活下来,已经累得满头大汗。
正当护士准备为徐长珍拭去额头的汗珠,刚刚落地的新生儿却发生了窒息,眼看心跳越来越微弱。
徐长珍(右三) 与当地医生在一起
这时候,徐长珍才注意到,这家医院的手术室条件十分艰苦,不仅没有吸痰器,也没有急救物品。她没有多想,立刻伏下身,口对口吸出新生儿口中的羊水和分泌物,再一次次地做人工呼吸。
震惊、赞许、感激、钦佩……当地医生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位中国女医生身上。渐渐地,孩子的小脸红润起来,开始有了呼吸,最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刹那间,人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此时,徐长珍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
从这个“第一天”起,在阿尔及利亚,徐长珍有了新名字——妈妈徐。
2000年,黄冈市人民医院再次收到来自阿尔及利亚的邀请函,请徐长珍去坐诊。考虑到当地条件十分艰苦,家里人强烈反对,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她。这一次,她被派往马斯卡拉省医院。不少老病人听说徐长珍回来了,特地从很远的地方跑来看她。
女病人萨布丽娜患有巨大子宫肌瘤,在徐长珍第一次援阿时,她就希望找徐大夫诊治,却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完成手术。再次见到徐大夫时,萨布丽娜的病情已经加重了。徐长珍为萨布丽娜安排了手术,切除了她身上的重负,让她可以实现做妈妈的梦想。几个月后,萨布丽娜带着男友来探望徐长珍,并邀请她参加婚礼。婚礼上,萨布丽娜与徐医生紧紧相拥,流下了喜悦而幸福的泪水。
2007年,很多病人找到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要求“妈妈徐”再回来。第三次应邀前往阿尔及利亚的徐长珍再次被派往马斯卡拉省医院。这一次她碰到一名产后出血患者。当时患者心跳停止,没有呼吸,瞳孔散大。徐长珍知道后,二话不说,上前为病人徒手心肺复苏。15分钟后,心电监护屏上出现了患者的心跳曲线……就这样,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医术,徐长珍把这位病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从此,当地人谈到“妈妈徐”,总要在前面加上“中国神医”。在阿尔及利亚人心中,徐长珍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给人们送去健康幸福生活的天使。
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风光
2010年,徐长珍第四次援阿。这一次,她主动要求到最偏远的赛义达省工作。时差还没倒过来,徐长珍就和队友投入工作。当天,就接连抢救回3名危重产妇和新生儿,当地同行纷纷竖起大拇指。
在赛义达省妇儿保健院,中国医生承担着很大的工作量,超强度的工作负荷使得几乎每个月都有医生手腕、肩部和腰部损伤,长期倒班也使很多医生严重失眠。但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医疗队的努力下,赛义达省妇儿保健院的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新生儿的死亡率也逐步下降。中国医生精湛的医术和热情的服务,得到了阿尔及利亚各界的高度赞扬。
中国对阿尔及利亚的医疗援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1962年,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后,外国医生大规模撤离,整个国家陷入缺医少药的困境。当时,阿尔及利亚向世界求救,呼吁各国提供医疗援助。
中国政府最先做出回应,并于1963年初派出援外医疗队。这是中国派出的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也是阿尔及利亚独立后接受的第一支外国医疗队。
当年,这支24人组成的医疗队跋山涉水,历时两个多月,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阿尔及利亚的“沙漠之门”——赛义达省。当地人民生活比较贫困,医疗条件不佳,听说中国大夫来了都非常兴奋。队员们抵达当天,就展开了工作。中国大夫办事负责,不计较工作时间、条件,说干就干,吃住和当地工作人员一样,很快就赢得了信任和尊敬。有的外省病人宁愿赶几百公里路,也要专门来找中国大夫看病。
39岁的曾俊珍,长眠在了阿尔及利亚的土地上。
这位武汉市第二医院的眼科医生,在阿尔及利亚患上了“急性黄疸性肝萎缩”。这种病的病程发展快,死亡率高,虽经全力抢救,但终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她在遗书中写道:“妈妈、姐姐:我参加援外医疗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光荣的,不要难过。”
中国派往阿尔及利亚赛义达省医院的第一支援外医疗队
50多年来,中国医生们,用时间乃至生命,换来了阿尔及利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2012年5月,时任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部长的贾迈勒 "乌尔德 "阿拜斯在接见中国援阿医疗队代表时激动地说:“中国医疗队员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你们不辱使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使者!”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个个中国医生前赴后继,无怨无悔地守护着异国他乡的人们。
梅进华医生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6月,阿尔及利亚蒂亚雷妇产医院来了一位26岁的高危产妇,患者出现高血压、疤痕子宫、胎膜早破等症状,孕期只有31周,但已经临产。
救人如打仗,产房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梅进华医生为产妇做了仔细检查后,犹豫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因为顺产可能导致病人子宫破裂,剖宫产则担心病人子宫收缩乏力可能造成大出血,甚至需要切除子宫。经过临床观察和队友讨论,医生们最后选择了剖宫产。三个横位、一个头位,梅进华大夫顶着压力,操刀手术,成功取出两男两女四个健康新生儿。
这是当地首例平安生产的龙凤四胞胎!母子平安,产妇醒来后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家属和当地医院都对中国医生称赞有加。
当地媒体目前最好的足彩app首例龙凤四胞胎的报道
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医疗队迟早要走的,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要给当地人民留下一支永远也不走的医疗队。”中国政府一直践行这一理念,除派遣医疗队外,还与阿尔及利亚政府共同推动两国医院对口合作,启动了“中阿妇产中心”项目,帮助阿尔及利亚培育更多的优秀医生,造福更多人民。
今天,“中国妈妈”的队伍仍在不断壮大。一代又一代的医疗队员奔赴阿尔及利亚,促进了阿尔及利亚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赢得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真心赞誉。
2013年,在中国派遣援非医疗队50周年之际,阿尔及利亚邮政部门专门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这套邮票由阿方设计,中方印制,寓意“中华民族的优秀使者”为非洲大陆的病患带来了关怀、光明与希望。
纪念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暨向非洲派遣医疗队 50 周年纪念邮票
在古丝绸之路上,满载货物的商队穿越茫茫沙漠,从东方走向西方,促进了东西方的共同繁荣和兴旺。而今天,同样有一支穿越沙漠的队伍,他们穿着白色大褂,步伐坚定地走向每一个需要他们的角落,不问回报,不辞辛劳,在异国的土地上续写着大爱无疆的传奇。
项目概况
中国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组建于1963年,截至2019年5月,中国共派出援阿医疗队26个批次,3426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医疗队先后在赛义达省、马斯卡拉省、赫利赞省、梅迪亚省、盖尔玛省、阿德拉尔省等地设立医疗点,共收治门诊病人2370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20多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65万例,中国医生接生的阿尔及利亚新生儿已达160万之众。